
生化分析在医疗、制药、食品、环境科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中,它通过精确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生化指标浓度,为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健康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它助力于生物分子和细胞功能研究,为药物研发和基因表达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在公共卫生和防疫领域,它能快速分析大量样本,检测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保障。生化分析仪的检测范围广泛,涵盖多种生化指标,可诊断患者的内脏功能、营养状态、体液平衡、排泄情等等,并辅助进行综合判断;与生化分析仪相比,酶标仪的检测对象更聚焦,它基于抗原抗体结合的光学信号变化,功能上专精于酶联免疫测定等特定检测,在细分检测项目中操作便捷、灵敏度高。
一.生化分析仪

生化分析仪工作原理流程图
生化分析仪的测试基于比尔-朗伯定律:

其中,I_t为透过介质后的光强,I0为入射光的初始光强,ε为介质的摩尔吸光系数,c为吸收物质的浓度,l为介质的有效光程。生化分析仪一般采用多通道探测器阵列,可对同一成分的溶液或多种成分的混合液进行浓度测定。通过对比这些成分的数据库,可以精确计算出每种成分的浓度或含量,包括但不限于蛋白质类、酶类、糖类、脂类、电解质类和代谢物类指标,为诊断方案和治疗决策提供帮助。
二.酶标仪
酶标仪(酶联免疫检测仪)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蛋白质研究和药物筛选等领域。其工作原理同样基于比尔-朗伯定律,由于酶与底物发生显色反应或产生的颜色变化会改变样品对光的吸收或透射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可以确定酶的浓度。多功能酶标仪具备多种检测模式,可检测吸光度、荧光强度、时间分辨荧光、荧光偏振和化学发光等,极大地扩展了应用范围和灵活性。

酶标仪工作原理流程图
光源

生化分析仪与酶标仪的光源可采用卤钨灯、LED等器件,而探测器可以选择硅光电二极管(PIN)、Si和InGaAs材料的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固态光电倍增管(SiPM)、光电倍增管(PMT)等多种类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酶标仪可能会根据波长和灵敏度选择不同类型的探测器。例如,用于荧光检测的酶标仪通常会优先考虑具有高灵敏度的APD、SiPM和PMT,而用于吸光度检测的酶标仪则可能更多地使用PIN。

